學習所為何?大學教什麼?我該學什麼?──學習意義的領悟

  當一個逍遙自在的大學生也快要兩年時間了,有時候課堂上一個恍神,環顧四周,同窗三三兩兩,多的是因午睡翹了課的,就是在座位上也多半埋頭猛滑手機。常想,四年歲月、大把鈔票投下去,我們到底在這裡學些什麼?又應該學些什麼?

膨脹的憧憬

  大一的時候,很是嚮往那些允文允武,又拿書卷又是活動咖,再不然就是擁有傲人經驗的狂人大神,於是勤跑校際活動,似乎跑的活動愈盛大、頭銜愈響亮、結交人脈愈廣,愈能提升自身價值,也愈顯得我過人之處。

  當時把課餘時間排得緊湊,又練球、又開會的,有時候討論的事一多,往往夜半才回到宿舍,兩三點才就寢,隔日課堂自然不當一回事。大一學的又都是一些基礎學科、英文國文,無聊的很,多半是看心情去,可一個躁動的大學生,哪有學習的心情,白天補眠、傍晚開始活動,成了標準的夜行性動物,還覺得夜熬得愈深愈充實,想著終於有個大學生的酷樣子。

  平日不念書,期中期末前開始衝刺狂抱佛腳,原文書當然看不懂、微積分也不會算,只好把作法死記硬背,時間還是不夠,熬夜熬得更兇,白天依然翹課,整天泡咖啡廳圖書館,還以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能力挽狂瀾。成績出爐,結果自然是凶多吉少,幸運的,低空飛過,不幸的,學分自然成了犧牲品。當時還執迷不悟,認為天下這麼大,我的江山不在此,自有領域待我大顯身手。

  現在想想,真是胡說八道。

  古人云: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。

  連自身本分都做不好的人,實在沒資格談什麼雄圖霸業。

現實的樣貌

  當時畢竟不懂事。虛耗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,會也開、事也做、活動也辦了,可感覺自己徒有虛名,沒什麼長進。強烈的空虛感襲來,不禁自問,我來大學到底做什麼?學什麼?圖的是什麼?真本事又豈是靠說說就能得的?

  還記得那時非常厭倦名不副實的虛無感,也深知功夫需要勤加練習、扎實的學能更需累積,從無盡的會議與討論中鮮少獲得成就感,於是毅然決然退出原來眼中光鮮亮麗的活動界。眼光放在更長遠的一年後,希望一年之內至少能做到自知,知道自己的本業,知道自己所學,知道自己的高度,知道自己將走向何方。

重掌學習的舵

  回本溯源,當從責任做起,不缺席課堂實屬基礎中的基礎,心若無法到,最起碼身也要到,這是未來一年給自己的最低標準,也是期許。經過一學期的調整,已逐漸踏上正軌,但仍在思索課堂上老師所給予的,與我真正吸收的,與社會所需的,之間究竟有怎樣的差別?三兩年之後,我是否就準備好踏入職場、奉獻所學?

▎課堂上,什麼是我應該要會的?

▎老師教的東西能夠如何幫我面對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?

▎如何學習才能讓我真正具備這樣的能力?

  我想,唯有能夠回答這些最根本的問題,才真正算是入了學習的大門。

(推薦一本書:《Dean’s List 大學生知道了沒?》談新鮮人進入大學的計畫安排,對學習方法有相當詳盡的說明與實用指南。)

學習所為何?

  但過去念了那麼多書,還記得的有多少?真正讓我有所長進的又有多少?

  讀書方法與讀書的用途因時代而異,而我們正處於一個巨變的時代,單純記誦所有的知識已經沒有太大意義,電腦、搜尋引擎的普及已經能夠幫我們做到這點,且比我們自己這麼做還好得多。我們已經不乏資訊來源與管道,相較之下,我們更需要的是判斷是非的能力、思辨的的能力以及解決錯縱複雜問題的能力。

  怎麼判斷誰在說謊?誰試圖帶風向?如何不被煽動性的言論操縱?如何抽絲剝繭,深入問題核心?解決一個問題需要什麼樣的知識、資源?

  一門知識如何真正為我所用?我想便是倚賴學習中不斷提出問題、反思、辯駁,再提出問題、思索、辯駁的過程,類似希臘時期蘇格拉底使用的方法,經過一來一往的討論,真理自然顯現。只不過學習時,辯論的雙方是自己以及教科書的內容而已,簡言之,就是不斷問問題並試著提出有所憑據的答案。

為我所用

  舉一個小小的例子,這學期我在系上的一門必修課「運輸安全」談到了交通事故的定義。

  「道路交通事故:指車輛或動力機械在道路上行駛,至有人受傷或死亡,或致車輛、動力機械、財務損壞之事故。──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二條(94.12.28)」

  交通事故這麼簡單的東西還需要學嗎?當然要。

  倘若今天在私人的收費停車場發生碰撞或事故,並不在法規明定「道路上」的範疇,執法人員,也就是警察是可能不受理辦案的。不認定為交通事故,警察不受理,自然不會有紀錄,保險公司更可能不提供理賠,財損事小,若有人傷亡,是無法受到保障的。

  追問意義,區分這些細節的影響,我想這便是一般人與專業人士之間的差距,也是學習目的所在。

學海無涯

  這學期除了系定必修之外,也選修了許多有興趣的課,除了必修課是運輸安全跟統計學兩門,還選了系上選修:通訊導論、商事法、公共運輸,另外也選修了外文系的中英翻譯、計網中心的程式設計、統計系的資料科學導論,以及一門通識課,教授愛爾蘭歷史與文化。

  對於這些課即將帶給我的視野,我感到躍躍欲試又興奮,交通課題、法律、語言、民族性、資料統計,各個是博大精深的學問,彼此看似毫不相關,但學海無疆,天地間的知識必然互有干係,其中奧妙更待我去發掘。

途窮意現

  思考不是輕鬆的事,至少對一個從未進行思考的人而言不是。有時候就是得鍥而不捨,打破砂鍋問到底,多數時候也沒有唯一的答案,學習是一段漫長的旅程,似乎終能體會古人說學海無涯的遼闊。

  回首大一輕狂,雖不務正業、蹉跎時光,卻並不後悔,因步步走來,窮盡所有時光之後,竟也慢慢摸索出學習對我真正的意義,而非人云亦云、食古不化謹守著舊有的學習模式,在僵化的背誦、抄寫之後看見知識真正有所用的可能。

  倘若再回到當時,我也不願僅僅按著過去的學習方式埋首苦讀卻不明所以。我想,理解學習的意義很重要,這路卻必然要親自走一遭,才能體會箇中含意,學習之路才能走得快樂而長久。

發表留言